优秀防雷企业,怎能不上“白名单”?
今年8月底,日本将韩国移出在安保出口管理上享有优惠待遇的“白名单”,随后,韩国政府正式将日本剔除出优惠待遇国家白名单,韩日关系降温至1965年建交以来的冰点。
“白名单”竟如此重要!
“白名单”的概念与“黑名单”相对应,据说是引用自电脑系统的概念。在电脑系统里,凡是涉及到控制方面几乎都应用了黑白名单规则。如果设立了白名单,则在白名单中的用户(或IP地址、IP包、邮件等)会优先通过,不会被当成垃圾拒收,安全性和快捷性都大大提高。
在商业社会,“白名单”的含义得以扩展,例如:在运营体系中,被列入白名单内的用户或产品可获得被采购的优先权,不受系统中对普通用户的规则限制。
在国民经济中,“白名单”可以为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提供依据,引导社会资源向符合条件的优势企业集中。
2014年9月29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出《船舶行业规范条件》,首批50家国内企业进入“白名单”,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
2015年9月1日,上海市防雷协会公布《上海市电涌保护器(SPD)质量风险等级评估办法》,对电涌保护器(SPD)进行产品质量风险分级评估并对外发布结果,俗称“白名单”。这一做法也引起业界极大反响。截止今年8月,上海市防雷协会已通过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共发布了1776个SPD型号的质量风险分级结果,并对结果实行动态管理,对防雷行业的自律规范、品质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上海市气象局对上海市防雷协会SPD质量风险等级评估工作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积极支持。
为了强化“白名单”对市场的引导作用,增强上榜企业的信心,今年以来,上海市防雷协会已举办多场“SPD质量风险等级评估结果(白名单)推广暨地闪密度应用宣贯”系列活动。

2019年9月中旬,黄建忠主持上海市防雷协会举办(SPD)质量风险等级评估结果(白名单)推广暨地闪密度应用宣贯会,讨论了云凯公司的电源SPD应用、选型及智能防雷监测系统的实施方案。
通过四年多的实践,由上海市防雷协会推出的“白名单”对于防雷行业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在南京云凯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月东看来,泛泛的“白名单”并无意义,严格的评级标准和独立的第三方信息披露才是“白名单”有公信力的关键。云凯防雷参与多场“白名单”推广活动,其旗下的防雷系列产品均通过上海市防雷中心防雷产品测试中心等国家权威部门检测和认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上海市防雷协会的“白名单”助推下,云凯产品越来越受到通信、金融、石化、气象、部队、政府机关等领域客户的青睐。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SPD产品质量风险等级评估(白名单)的意义在于,通过行业协会服务平台向社会和用户公示并推送合格产品的企业信息,这是以良币驱逐劣币的自觉行为,有利于倒逼市场秩序的良性发展,促进防雷产品的公平竞争。
过去二十年来,中国的防雷产业快速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一些低质产品充斥市场,打压了创新积极性,造成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不足。中国防雷行业要回归市场的正常状态,就应大大压缩过多的低端产品,支持和扶持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由此看来,SPD质量风险“白名单”就是一个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值得肯定。
由于“白名单”是自愿性的,不是指令性的、强制性的,是引导性或指导性的,评价方仅就申报企业进行评审,这就有可能出现个别有实力的企业尚未进入“白名单”。所以,“白名单”这种品质评价模式需要更多优秀企业的参与,也需要在供需双方的互动中逐渐加以完善。
当前,中国防雷行业的转型升级正在进行,假冒伪劣低价竞争现象也将与市场共存。“白名单”的推动,是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正能量,引导企业向更高的目标发展,迫使生产落后、缺乏研发能力的公司转型或者转行,从而优化行业结构。常言道,“隐恶而扬善”。行业机构采取“白名单”进行正面引导,而不是用“黑名单”进行抵制,也体现了对企业的爱护。
任何行业的良性发展都是需求企业自律的。这些年,以上海市防雷协会、深圳市防雷协会为代表的各地防雷行业组织,纷纷出台自律公约、倡议和举办会议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赢得了企业和市场的认可。
当然,我们也看到,个别行业乱象得不到有效制止,影响到行业的共同利益时,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也采用“黑名单”、“灰名单”予以曝光,这是很有必要的。